我有一臺老電腦,我刻意不給它聯網,保持了十幾年前的樣子,打開它就像開啟了時間膠囊。
它從系統到軟件都散發著上個時代的氣息,存了很多當年的圖片和文字,也還保留著當年的游戲——實況2009。
打開游戲,選擇曼聯隊,在陣容名單的最下方安靜地躺著幾名小將的名字:奧貝坦、馬切達和維爾貝克。
![]()
想到黑貝在上周末的聯賽上梅開二度帶領布萊頓擊敗紐卡,這位曼聯走出來的前鋒,就像一瓶越老越醇的酒,總能讓球迷們沉醉。
看著游戲里的他,記憶涌上心頭,無比洶涌,瞬間將我淹沒。
維爾貝克故事的開頭有些俗套,跟無數曼聯名宿一樣開始于卡靈頓基地。他是一個根正苗紅的“曼聯孩子”,8歲便身披紅袍,心中所想也是要為紅魔建功立業。
![]()
那些年,他曾留下無數讓球迷無限遐想的青春印記。
誰能忘記那個在足總杯中冷靜打入曼聯生涯處子球的青澀少年?
誰又能忘記2012年歐洲杯上,他那記瀟灑自如的“馬賽回旋”式腳后跟射門?
![]()
初出茅廬的維爾貝克有天賦也有靈性,單憑身體與速度就能給對手造成威脅,他好似從夢劇場奔馳出的一匹烏騅馬,沖破敵陣不在話下。當年,他還不是那個被調侃“射門如同解圍”的貝不進,而是三獅軍團寄予厚望的沖陣勇將。
在弗格森爵士的羽翼下,他被視為一塊璞玉,盛贊其“集速度、爆發、技術于一身”。爵爺也曾兩次把他租借出去練級,并在2011-12賽季給了維爾貝克首發的位置,或許是范佩西的到來擠壓了他的出場時間,此后的維爾貝克始終不能穩定出場。
在愛與期望的背后,往往伴隨著更嚴苛的要求與更沉重的壓力。他靈光乍現,卻也狀態起伏;他能夠奉獻世界波,卻也屢屢錯失良機。
![]()
在曼聯的后半段,“六邊形前鋒”維爾貝克卻沒有找到自己的真正長板,盤帶、傳球、跑位、射術都沒能及時升級(尤其是射門極不穩定,他一度被稱為“貝不進”),變成了一個只能靠身體去前場攪和的“前置后衛”。
當年的曼聯帝國氣度尚在,可容不下維爾貝克這樣不穩定的前鋒。最終,在2014年,曼聯把他送給了阿森納。
最讓紅魔球迷心情復雜的,莫過于他身披阿森納戰袍后,在足總杯賽場面對舊主時打入的那記絕殺球,以及他隨之而來的激情慶祝。
那個他曾說“曼聯是我最愛的球隊”的孩子,在職業足球的殘酷與現實面前,完成了對過往的一次決絕告別。此后他加盟布萊頓也市場攻破曼聯球門,每每面對舊主黑貝心中都充滿了不甘心的憤懣。
這一刻,愛恨情仇,交織成了他成長路上最復雜的注腳。
維爾貝克離開曼聯后的旅程也充滿坎坷。
在阿森納,他本欲大展拳腳,卻屢屢被命運無情捉弄。2017-18賽季他以替補的身份在各條戰線上為阿森納打入10球,來到倫敦后首次單賽季進球上雙,并憑此入選國家隊,并搭上了英格蘭隊參加俄羅斯世界杯的班機。
令人扼腕的是,2018年世界杯后,維爾貝克遭遇右腳踝脫位骨折的重傷,它不僅讓維爾貝克賽季報銷,甚至讓醫學專家暗示其職業生涯可能就此終結。這種傷病非常影響速度和爆發力,即使傷愈也很難回到先前的身體狀態。
![]()
此后,無論是在阿森納,還是加盟沃特福德,他都淡出了主流視野,那個曾被寄予厚望的“曼聯天才”,似乎正沿著“傷仲永”的劇本滑落。
外界開始給他貼上“未達預期”的標簽,而他并不想就此黯然離場,他選擇了退回洞穴舔舐傷口,期待再次出山。當真是“恰如猛虎落荒丘,打磨爪牙忍受。”
真正的強者,不是不會跌倒,而是在跌倒后還能勇敢站起來。
“魔法師”波特執掌布萊頓后向維爾貝克發出邀請,這次他不再是被豪門期望的“天才少年”了,而是需要“半坡起步”、需要從替補打起的“再就業”老登。
![]()
在海鷗的戰術體系中,不論是波特時代還是德澤爾比,都要求他頻繁回撤、串聯、參與配合。這恰恰讓維爾貝克得到了解脫——他無需單純依賴速度和爆發力來沖擊對手,而是更多地運用他日益增長的比賽閱讀能力、護球做球的技巧以及老辣的無球跑動來參與進攻。
在這里,他實現了首次英超聯賽進球上雙(上賽季10球,在曼聯兩個賽季打入過9球),達成了直接參與100粒英超進球的里程碑。更令人動容的是,他被年輕隊友親切地稱為“老爹”,就像當年吉格斯指導他一樣,他將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。
他說:“我熱愛足球運動,始終保持著激情與熱忱……目前我感覺狀態上佳,身體強健,遠未到退役之時。”
![]()
這份從容與堅定,是千帆過盡后的沉淀。
我覺得他并非“越老越妖”或返老還童,而是在布萊頓這片最適合的土壤里,終于將自己所有的潛能都兌現了出來,他的經驗、球商、技術與心態達到了平衡,終于完成了最完美的綻放。
維爾貝克的故事,早已超越了一般的足球范疇,它給予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以深刻的人生啟示。
![]()
在這個追求速成、崇尚“少年得志”的時代,我們太容易用某個階段的表現來定義一個人的整個生涯。維爾貝克曾被巨大的期望壓得喘不過氣,也曾被反復的傷病折磨得遍體鱗傷。若在任何一個低谷時刻選擇放棄,他的故事便會戛然而止,成為又一顆“隕落的天才”。
但他沒有。
他選擇了堅持,選擇了與命運溫柔而堅定地角力。他接受了身體的變化,轉型為靠頭腦踢球的球員;他放下了豪門的包袱,在一支更適合他的球隊找到了價值;他超越了傷病的陰影,用科學的訓練和積極的心態,一次次從重新登上綠茵場。
![]()
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。
起步快的人,未必能第一個沖過終點;中途跌倒,甚至一度遠遠落后的人,也未必就是失敗者。真正的勝利,在于你能否調整呼吸,找準自己的節奏,忍受過程中的孤獨與痛苦,并為了終點線那最后的沖刺,儲備好所有的力量。
維爾貝克的“第二春”,就是他在人生的馬拉松中,在最合適的賽段,迸發出的最強勁的沖刺。他證明了,成功可以有多種模樣,高光可以有不同時段。只要你不放棄自己,世界終會為你讓路。
這朵一度在風雨中飄搖的希望之花,終于在布萊頓的海風中,等來了自己最絢爛的綻放。
![]()
本周末,維爾貝克將回到夢開始的地方,如果能再次攻破曼聯球門,我們能否在老黑貝慶祝動作中看到些許當年的影子?
![]()
黃鶴斷磯頭,故人今在否?舊江山渾是新愁。
欲買桂花同載酒,終不似,少年游。